
层次的高低是在认知度、接受度上(药草喻)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课,我们讲法华。今天讲到《药草喻品第五》。“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稀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这一品叫《药草品》。在这里佛陀就回答摩诃迦叶和上一品“唱偈言”的弟子讲到:“迦叶!你讲的非常好。佛陀是诸法之王,所说的所有法都没有虚妄的。他所有讲说的法要都是方便而说,为的都是让一切众生得到佛的一切种智。迦叶!你要知道,三千大千世界里面的山川、溪谷、土地、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根茎大有的根茎小,有的根茎是中等的。在一个树林里面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天上在下雨的时候,雨是一样的,可是由于每一个植物的种类不一样,它的根茎大小不一样,枝叶也不一样,所以虽然得到一样的雨水滋润,而最后开的花结的果是有差别的。迦叶!就如同如来出现于世,以大音声而说法。遍及六道众生,让一切众生见者、知者都能得解脱。可是听法的众生有千万亿种,这些众生就如同这个树林里的植物,每一个都不一样。如来说法就像是天上的雨,这雨水都在滋养所有的众生,使所有的众生都能达到一切种智。而每一个众生依所得到的法要修行所产生的功德利益自己却无法觉知,这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佛陀才知道所有众生的体性、思想、行为以及修证。就如同森林里面的草木,所有的草木、药草它并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种属性的,是属于哪一个品种的植物、可以用来做哪一种药,只有优秀的药师才能够知道。所以,同样的,也只有佛陀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个药草、如何去培养这个药草;知道如何按照这个药草之所需去给予适合这个植物的养分、湿度、肥料,让它成长起来,然后能够用于入药、治病。就像只有佛陀会帮助每一个众生、根据每个众生不同的根性,好好的将他们培育起来,让他达到一切种智,证得佛果。《药草品》的比喻和前面两品的比喻,“穷子”的比喻还有“火宅”的比喻,这三个比喻它是连贯的。这三个比喻连贯在一起会让人非常好理解,也会让人产生非常好的见解。很多人在修行和修法上都会遇到困难,也都会提出疑问。普通大众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第一类问题,为什么印光法师的法语还有广钦老和尚法语他们有讲不一样的地方?还有西藏的大德,像《密勒日巴尊者道歌》以及莲师的《空行教法》为什么都讲得不一样?他们谁讲的更好?谁讲的法更高,谁讲的法更低?《宣化上人语录》中的内容跟憨山大师讲的不一样,这些都是佛教的大师、祖师、名人,讲的怎么都不一样?第二类问题就是问,某某有名的法师上师,和另一个有名的法师上师他们讲的不同,那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第一类就喜欢问这个师父跟那个师父谁高谁低,古代的某某大德跟近代的某某有名的大德谁高谁低。第二类经常喜欢问谁对谁错。遇到有分歧,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包括有很多人很喜欢问:“道教的斗姆元君到底是不是佛教的摩利支天?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老师你怎么看?”“玉皇大帝到底是不是帝释天?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你怎么看?”常见的还会有:“某某人在历史上说他自己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就像说苏轼苏东坡说他自己是维摩诘大士的化身,我怎么觉得跟这个先贤的形象一点都不匹配啊?是不是转世,就是要乘愿再来会有很大的风险,就会堕落了?所以就会一世不如一世,就是不如上一世了?”《法华经》里面这三个比喻其实已经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答了,佛陀的意旨是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的:第一,任何一种法要它的宗旨就是救众生出火宅。出了三界火宅以后佛陀自然会赐予他佛果,会再教导,给予佛果。而至于如何出火宅的方法就是如同“穷子喻”,穷子的比喻一样,选择你能够接受的,选择这一个生命,对不同的生命给予了不同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因为众生接受度、理解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能按照他的程度给予他相应的说法、相应的法药。而这每一个法药其实都是平等的,就像药草喻中讲的:“每一个法药都是佛陀给予众生的甘露法雨。”这个雨水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普通人所看到它长出的植物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果实不同,那是因为每个植物它的种子不一样,不是雨水不一样。而佛陀就如同是一个高明的医生,这个种子,他把它培育成药草以后,只有佛陀他自然会善用方法把它变成一个救人的良药,可以拯救众生的病,就是让众生从无明变成觉悟。而药草本身是不知道的,包括众生本身也是不知道的。
佛教里面,其实应该讲是宗教学里面,有一个东西叫“伏藏”。“伏藏”。不是藏密独有的,其实很多宗教里面都有。道教也有,像在基督教里面也有。像基督教里面有一个分支叫“摩门”,摩门教就是因为挖出了一本摩门经,由此后来慢慢演变成一个教派。像《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进入龙宫然后再回到人间把它写出来的。伏藏,伏藏就是被埋起来的一种宝藏。有“天”的伏藏、有放在“意识”里面的伏藏、有放在“地”里面的伏藏、有放在“不同神明”那里的伏藏。就是把这个法宝、宝藏藏起来,在特殊的时间把它取出来,以利益这个时代的众生。很有名的就是莲花生大师的伏藏,西藏千年以来有很多很多伏藏师取出的伏藏,大大小小有很多很多。法与法是平等的。我拿西藏的这个伏藏来举例子,大家就能更好理解。法和法都是平等的。就像普巴金刚法,它的伏藏是最多的。普巴金刚法 它的来源是莲花生大师在尼泊尔一个地方叫帕平Pharping他在那里修大殊胜黑噜嘎有很多很多障碍,所以他派出三个弟子去到他的师父那里把普巴金刚法取过来,他要闭关专修。
他三个徒弟就过去了。当普巴金刚法被请回来的时候,很多灾难就停止了。然后莲师就实修普巴金刚,得到大成就。他得大成就以后,他再把普巴金刚进行了结集,结集了很多普巴金刚法。就是他又重新以莲师的角度来写了这个普巴金刚法。这普巴金刚法就等于是莲师根据原有的法上再进行的创造,然后再去把它藏起来,吩咐有不同的人转世回来,在不同的时代把它取出来再利益众生。莲师后来去西藏也有传普巴金刚。在西藏代代相传的普巴金刚是一个很长的法本,现在来讲,保留最完整的还是在萨迦派。是非常完整的,所有的布坛、实修,包括唱腔,每一个曲调都非常完整的保留在萨迦派。但是那个是非常非常长的,你修一遍,一天二十四小时就过去了,什么都不干只修这个,二十四小时就过去了。这是最长的。像比较近代的,秋吉林巴大师他又取出这个普巴金刚法的伏藏,修的人很多。那最近的就是晋美彭措如意宝,他到尼泊尔那里的时候突然之间回想起来,他就是莲师在闭关修法遇到障碍的时候被派到莲师的上师那里取回普巴金刚法的信差,他当时就是莲师的徒弟。他是个信差,是去帮莲师是跑腿的。莲师当时专门写了一个普巴金刚法给他,让他到末法时代转世回来再取出来。那就是五明佛学院的普巴金刚,叫《颈带普巴金刚》,就是戴在脖子上的普巴金刚。这个仪轨是非常短的,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仪轨,就一个观想、念咒,就没有了。这个最短的普巴金刚法仪轨跟以前那个长的、要修一天的普巴金刚法是不是有差别呢?是不是传统的普巴金刚法就比它高呢?答案是:不是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适合与不适合。因为传统的普巴金刚法代代相传,非常好。尤其传到后面的时代,像传到15世纪、传到18世纪,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去修了,更不要说传到现在21世纪。因为太多人要忙碌,非常忙碌。以前的时代,莲花生大士那种时代,修行人是不干别的事情的,就是修法。国王会供养的,然后有这个国家的意识,国王会颁布很多政策,所以大家都知道要供养修行人。像这种制度你在不丹还能看到。如果你要闭关,国家还会给你钱的,付费的,支持你、赞助你,你不用为生活去考虑的。再后来西藏进入“政教合一”的时代,渐渐的有转世活佛这些制度,就是一个“所谓的转世活佛”他要负责去养他这个寺庙里的僧人。所有的修行人他要去养的。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明星在台上唱歌,其实他背后是个团队。这个明星赚的钱是要给公司的,是要养整个公司的人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娱乐圈的明星,其实他背后都是一个一个的公司、一个一个的团队,其实是有很多很多人的。包括现在直播界的网红,网络红人带货、卖货——他不是一个主播坐在那边就能卖得动的,他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团队的。就像我们现在很出名的李佳琪、薇娅他们都是养很多人的。钱不是他一个人赚的,是要一个团队去分的。你这个明星没本事,大家是不会买账的;一样的,你这个转世活佛没本事,信众是不会给钱、不会买账的。那好,那你就要花时间去赚钱,你修行的时间就减少了。再到现在这个时代时间更加少:以前讲课会有人供养的,现在讲课都没人供养,要自谋生路了。你要包装、要公关、你要跟政府搞好关系、你要跟大众搞好关系、你要做宣传,以前是不用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就怕巷子深。时间越来越少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修法。第二,很多条件达不到了:一,以前要用天铁的普巴杵来布坛,现在天铁有那么多假货,有真的、有假的,你根本分不清。二,天铁价格变得无比的高。现在2021年,你跟20年前的天铁价格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更加不要说是40年前了,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很多人就连法器都买不起了,你说怎么修?就像我说打游戏吧,你连一个游戏机都买不起,你要打网络游戏、打手机游戏,你连手机都买不起,还打什么手游啊?莲师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在那个年代他就写了这么一个普巴金刚很短的一个修法,然后放到这个时代,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修,我们修得了。所以从对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一个法,如果众生无法使用,它再好,它都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就是个垃圾。在饥荒的年代,你去给他炖一个鱼翅,鱼翅吃不饱,还不如塞五个馒头呢。五个馒头能吃饱,能活下来。所以法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法都是一样的,都能让你达到解脱。那么是什么让大家不一样?什么让大家层次不一样?是自己。我们每一个人的接受度、见解不一样,这个是有差别的。就是植物的种子有差别,所以长出来的有不一样。长出来的高矮、颜色是不一样的。给大家举个通俗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比如我们今天相信有轮回、信佛。我们相信,但我们的家人他不一定相信。你要去度你的家人。好,你跟他讲,你死的时候会地、水、火、风分解,然后你就会看到白色跟红色分解——地元素分解的时候是什么样:你人会动不了,有的人会颤抖,不自主的颤抖。或者不自主的没有力气,你想举起手都举不起来。然后身上感知会没有,有的人会感觉身体非常非常重、凝固,有的人感觉会飘起来,这是地在分解。水的分解就是人会非常非常干,中医讲的“舌下无水,五日内必死”。全身发干,一直会想喝水。会有一段时间,在临死前那段时间,可能大概两周到三周会一直很口渴,喝了水就是干,就是干。这就是水元素在分解了。火元素分解就是开始温度会变化,可能有的人会脚先发冷,有的人是头先发冷。要么就是全身冷,要么就是全身热,忽冷忽热。上半身冷下半身热,各种各样。好,再然后风元素开始分解,意识就开始不清楚了,会经常有幻觉。比如看到死去的人、想到往事(就是我们讲的回光返照)。突然之间他精神就很清爽,就跟年轻时候一样,有的时候会突然间胡言乱语。这就是风元素分解。然后人就死了。人死的时候会先看到白色的再看到红色的“精”跟“血”的分解。然后而再昏厥过去的时候出现一片蓝色,你跟他讲,你看到这片蓝色你要融入进去,没有身体的束缚才是正确的。这个蓝色就是空性,空性才是我们真正的身体,融入进去就成佛了。那有很多人他觉得这是胡扯,就这样就成佛啦?还有你讲得那么真切,你死过呀?死亡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你凭什么说是这样的,你死过吗?你死过还在这儿?他不相信。那我们就退一步,简单点讲。但是有的人能接受,这能接受的就是根器非常好,过去肯定供养无量诸佛他才能相信,而且死的时候能用到,那真的会成佛的。好啦,那换一个跟他讲:“你死的时候会有光啊,你要跟着光走。你要死的时候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啊,极乐世界光是很强的,要进入那里面。”好,有的你跟他讲什么死亡的过程、认知空性他听不懂,一心念佛他能听得懂,就念阿弥陀佛。念这个比前面那个好,好在哪?好在能接受。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你跟他讲高深的他听不懂,他只能听懂这个,一心念佛听得懂的。你跟他讲前面这个死亡的过程还有修破瓦、去证悟法身他听不懂,他只能听懂念佛。念佛到了极乐世界以后,那就是去极乐世界做个学生,等到莲花开放就会成佛,那要很多很多年,无量量劫。那我们能说前面这个“认取法身”,修“法性中阴”的方法比念阿弥陀佛往生要差吗?不能。对不对?认取法身,修法性中阴等于你一死就可以成佛了,是直接成佛的。但是奈何我们亲人还听不懂,听不懂、不接受,他能接受念佛,那我们就叫他念佛了,所以念佛这个方法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对于他而言就是大法,就是无上大法。一样的,传承下来常规的普巴金刚跟最短的普巴金刚相比较,常规普巴金刚是好,它真的可以除掉所有的灾祸。各种各样的灾祸都能去掉:日月新宿的灾祸、非人干扰灾祸、魑魅魍魉的灾祸都能去掉,而且还能有钱,活着能长寿、富贵、众人敬爱,然后即身成佛······太好了!你看看萨迦派就知道了,你看萨迦法王这个家族一直都很兴旺,全是普巴金刚的功劳。每年他们都要专修普巴金刚开大法会的,他们这个家族就是普巴金刚带来的一个证明。你看中原的我们中国王朝、世界上的王朝被推翻了,王室都被杀光了,哪有让王室成员留下活着的?没有的。萨迦派统治西藏有一段时期。后来被推翻掉了,他被推翻了,王朝更替了几次才变成格鲁派掌控的。萨迦派,萨迦法王这个家族到现在还能维持着,还有,而且人丁兴旺,这就是普巴金刚的力量!伟大吧?伟大!非常伟大!非常好,非常厉害!可是我们普通人修得了吗?一,不懂藏文。二,没钱买法器。三,没有地方。四,没有时间。这么好的一个法送给你学,对大部分人来讲,学了他也没法修,也没法用,也没有时间去闭关,根本没用。但现在莲师伏藏的《颈带普巴金刚法》适合大家,因为它短、它简单,大家能用。如果能够非常的精深,也能够有前面的功德。就跟我刚刚举的例子,你真的一心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哪怕下品下生,过了无量量劫以后你也成佛了嘛。认取法身中阴身立刻成佛,一个是过无量量劫成佛,那好歹也是成佛了。这个是平等的,一样的。
所以大家常问的:哪一个师父跟哪一个有名的师父讲的言论谁高谁低?谁对谁错?以后你读了《法华经》这一品,这种问题就不用问了。高与低、对与错,其实是不存在的。他们的区别只有对于你自己而言适合还是不适合。每一个方法只要适合都能带你到彼岸,都能带你得到幸福快乐。而从每一个法的本质来讲,它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是由你这个人的层次产生的,由你的接受度产生的——佛就是大富长者,首富。他想给你钱,你能不能接受?你是不是像这个穷子喻的比喻一样,自认为自己是非常卑下的、没有能力去掌控这个公司的?佛送给你一个上市企业让你做老总,你是不是认为我没这个能力,拿到我手上就亏了。你是不是这样想?很多我们所谓的“乘愿再来”的化身,到了净土以后乘愿再来去利益众生、行菩萨道修行,化身提升的是什么?要提升的是思维、见解、接受度。谁的接受度更高、谁的见解更稳定,谁的层次就更高。因为佛陀以及十方诸佛教化众生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分别。谁的接受度最能够提高,能得到的法义就能够是高的,就能更快的成佛。而不是比,哎呀,他前世有神通、禅定好、有学问,这一世你看,什么都不会,就是一个工人呐!哎呀,你看维摩诘多厉害啊,开悟者,有大神通力。哎呀,你看苏东坡,你看他一直做官就被贬啊,风流韵事一大堆,完全不像一个佛,不像一个圣僧,不像一个开悟者。他根本就不是按照我们人能够看到的外相:这个人的才情、相貌、社会地位、财富、神通、有没有特异功能这些去评论他的内在以及他解脱道到什么程度的,我们评论不了的。佛陀讲了,只有到佛陀他的境界才能知道众生的所思、所想和修证,同时他能知道怎么去教导。他能知道这个药草发育到什么程度了,然后这个药草是不是到时机给他吃了,给这个病人吃,让这个众生得到解脱了。只有佛能知道,我们又没到这境界,妄下评论是给我们自己造口业。因为我们讲错的呀,那就会伤害别人。除非我们是真的知道的,你真的保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否则的话你所讲的评论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恶业。一样的,你说玉帝是不是帝释天?讨论摩利支天跟斗姆元君是不是同一个?包括讨论很多咒语,哪个咒语的版本对、哪个咒语版本错,这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到如来境界才能够完全辨知的,我们没到这境界。就像蚂蚁它没办法去讨论人类的世界,我们人类连天人的境界都没有到,又要如何去揣测如来的境界?根本揣测不了。因为修行修的就是自己,我们修好我们自己,问心无愧是最重要的。同时,在学习《法华经》前面这三个比喻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带着思维去读诵,你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一种功德:你的见解、你的接受度、你的信心会增长,会成倍的增长,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你的信心、你的接受度越是增长的话,佛陀能够给予你的、十方诸佛能给予你的就越多!你就越快能得到佛果,越快能够永永远远的幸福快乐。我个人是认为前面这三个比喻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吸收了,也能分享出去利益更多人。
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