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推荐
法华赏析 第三十五讲 金色迦叶
发布时间:2021-12-16 阅读量:590

20210526《法华经赏析》第三十五讲 金色迦叶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讲《妙法莲华经》。今天讲第三十五章《金色迦叶》。

上一次已经把《药草品》讲完了,我们今天来讲《法华经·授记品第六》。原文: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树.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需教食.”

先用白话跟大家解释一下,后面我们再来详细讲解。

佛陀讲完前面的《药草品》的这个比喻以后就告诉大众:“我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在未来将会亲见三百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无量大法之后会成佛,他的名字叫做光明如来。他所在的世界叫做 光德,那个时间在大庄严国劫 的名字叫大庄严劫。在那个时空、那个星球里面,光德佛的寿命是十二小劫(就是十二万年),正法会住世二十万年,像法住世二十万年。在这个时空、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的秽恶。

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像我们现在的地球,我们有的众生浊、烦恼浊都是不存在的。众生浊、烦恼浊、命浊,我们 这个世界有的五浊那里是没有的。那里的人全部都非常高大,寿命长远,根本就没有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三恶道。

我们今天所在的南瞻部洲,娑婆世界, 也就是这个地球,它是多重的,我们这里是有三恶道的。鬼,我们大部分人看不到,可是畜生我们都是能见到的:苍蝇、蚊子、老鼠、狗这些都是畜生,这就是三恶道。三恶道里面的恶鬼道跟地狱道我们没有天眼是见不到的,但是佛陀告诉我们,他就在娑婆,跟我们是重叠的。可是这些在这个净土里面是没有的。

迦叶尊者他未来成佛是在一个净土,那里根本就没有恶道也没有恶道的生灵。而且那里非常的美丽:“黄金为地,宝树行列”。意思就是财富无量,不会为衣食而烦恼。所有的净土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不用工作的,需要吃什么自然就会出现。

而且最重要的,它这里有讲:“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在 大庄严劫的这个星球里面的人全部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全部都是发菩提心的人,全部都是愿意修行的人。

这里讲的“菩萨无量千亿”就是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有许许多多!想要求解脱,很愿意求解脱来修行的叫声闻众也有许许多多!没有障碍,没有魔考。

但这个地方是有魔这个生灵的,魔王是有的,可是他们全部是保护佛法的,甚至也在修行,也是愿意修行正法的。

“佛陀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就是 佛陀以偈颂的形式把这个法音传遍了所有的时空,所以他重新讲一遍。讲的就是刚刚我们所讲的那部分内容。

他讲完以后,大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摩诃迦栴延尊者全部都非常严肃,一心合掌看着佛陀。他们说:“伟大的佛陀因哀愍我们这些愚痴的弟子之缘故而赐佛音,我们非常的欢喜,而且我们也明白佛陀您的苦心。

佛陀您的法音就好像是甘露,使炎热的人可以得到清凉,又好像从饥荒地方来的人忽然遇到大王膳,大王膳的意思就是忽然遇到一个达官贵人或者一个国王设下宴席给饥饿的人吃。而饥饿的人看到了这么多的美味佳肴说是给自己吃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敢置信。因为难以置信,所以不敢来吃,一定要设宴的主人,这个王公权贵亲自说话,当众告诉大家:‘这个是给你们吃的。’所有饥饿的人才敢去享用这么好的美味佳肴。

而我们就好像是从这些饥荒国度过来的饥饿的人民,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小乘的过失,都在思考佛陀的教言。佛陀呵斥我们小乘修行人种种过失的法音我们也一直在听取佛陀法音。

而今天佛陀终于开演了正法,开演了唯一佛乘,我们听到以后,愿意发起菩提心来修行大乘!但是心中还是有疑惑,就好像这些饥饿的人民一样,我们不敢去吃大王所设下的美味佳肴。

而佛陀的授记就好像是大王亲自来告诉饥饿的人民:‘这是给你们吃的,你们吃了一定会饱。’一样,给到我们肯定我们才快乐。给到我们肯定我们才会快乐的依此修行,成就正果。所以祈求伟大的佛陀,请赐予我们授记。”

这里讲的是接上文。整部《法华经》是不能够拆开的,甚至所有的讲经你都必须是一个整体,不能断章取义的。所以这里是再接着上文在讲。

“授记”这个词从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给大家解释过了。“授记”详细的 解释我们可以回头去看第一章,那里就简单的讲:“授记”就是一种肯定,是佛陀的一种预言、祝福以及肯定。肯定你这样修行是能够成佛的,能够证得佛陀果位的。

在讲《法华经》以前,佛陀是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个弟子有过任何的授记的。之前是没有给过任何成佛的授记的:佛陀讲经从刚开始成佛、入定,在大千世界里面开演华严 ,甚至应金刚亥母的邀请开演《胜乐密续》,应无我佛母的邀请开演《喜金刚密续》,去香巴拉王国演《时轮密续》;后来进入“阿含”时期,再进入到“方等”时期,佛陀没有给任何一个追随他的弟子成佛的授记,成佛的预言保证是没有给过的。

而最初跟随着佛陀的弟子们一直以来都追随着佛陀,直到佛陀讲法华的时代,他们已经跟着佛陀整整四十年了。

佛陀在开演法华的时候有五百阿罗汉 在这里。但是佛陀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佛陀说:“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其实并没有证得。”在佛陀眼中他们并没有证得,已经离开了。不是法器的、劣根的已经离开了; 久种善根的,与佛陀有非常深的因缘并且成佛的因缘都具足的这些剩下的弟子都是上法器,都是真正的法器。

所有那些自以为是的,佛陀都已经用神通力让他们离座。增上慢的(‘慢’就是傲慢),无比傲慢、不愿意虚心听佛陀教导的因为自己觉得自己已经证悟阿罗汉,已经得阿罗汉果,已经没有任何痛苦的,所以就停在那边不愿意再修行了,认为已经没有再深的法要了。这一批弟子全部让他们离席以后,佛陀对着剩下的弟子给予肯定,给予了真正的授记。

上品也讲过了“罗汉与大阿罗汉的区别”。剩下的全部都是大阿罗汉,佛陀给予肯定你们这样子修是正确的:佛性本有,佛性是你本来就有的。你要把它开发出来,你是继承佛性。佛性不是一直去修禅定,什么都不管。

修禅定要达到灭尽定,一坐就可以坐七天,待在一个地方坐七天。七天以后出定,再下去要个饭。因为超过七天色身会衰亡,那是自杀,会堕入地狱里面。

除了为了保证让自己的色身(物质的身体)能够延续而出定外,其它所有时间都安住在禅定里面。 那些认为灭尽定就是最高的,就是已经可以达到没有任何痛苦的境界的这一批罗汉根本就不是走在“唯一佛乘”的正道上的。佛陀认为他们是下劣者。

而剩下的,像以佛陀的十大弟子:摩诃迦叶、须菩提尊者、大目犍连尊者等为首的这一批尊者们全部都明白了佛陀的意旨:我们本身就有佛性,我们本身只要把佛性显发出来,我们就拥有跟佛一样的力量。

所以佛陀做什么事情、佛陀是如何发愿的、佛陀立了什么志向、他做了什么事情,这些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个事情。

像我们前面已经讲到的“穷子”的比喻还有“药草”的比喻,讲的已经非常清楚了。前面的这几个比喻是让剩下的大阿罗汉心开意解——原来我们修的所有禅定修到灭尽定,全部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去继承佛性。我们修成灭尽定以后,后面还要发菩提心。只要发菩提心、发大愿,这样就能够继承我们本有的佛性,就能直接证得佛的果位,真正的完全没有痛苦、完全没有烦恼。完全没有烦恼、痛苦只有成佛。

而其它的,之前佛陀所讲的阿罗汉位、你只要修成灭尽定就可以没有痛苦了这都是一个方便,不能说是佛陀在骗我们。

因为佛陀前面讲了:他就像是一个大富长者,非常有钱的人,所有的众生就像他的孩子在这个花园房子里面玩耍。大富长者知道这个房子要塌了,可是他的孩子痴迷于娱乐,根本就不肯逃出这房子。

那佛陀只能够投其所好——老大喜欢打游戏机,佛陀就跟他讲外面有一个更好的游戏机;老二喜欢玩跑车,就告诉老二外面有一个最豪华、最新版的跑车;老三喜欢漂亮的衣服首饰,告诉他外面有漂亮的衣服首饰。先把他们骗出去,骗出去以后再给他们 继承大富长者的一切。所以他们一切应有尽有。

所以佛陀所讲的:观苦、集、灭、道和修种种禅定的方法,这是声闻乘;观十二因缘,缘觉乘;以及教菩萨的六般若蜜全部都只是一个方便。

实际上,只有唯一佛乘,只有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做跟佛陀一样的事情,发佛陀一样的愿,做佛陀同样的行为,直接继承本有的佛性就能得到佛果。才能真正达到常、乐、我、净,没有任何痛苦的境界,其它的都是方便。之前讲的全部都是一个方便,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而不愿意接受这个善意的谎言的,只愿意进入到灭尽定里面的罗汉们佛陀会在最后,他入涅槃之后唤醒他们,让他们重回人间,重新修行。前面就是在讲这个。

所以你就看得懂,它这里面佛陀就是在给予肯定能够接受这个观念的剩下来的大阿罗汉们。给予肯定,你们这样来修,一定会成佛!

而其中,像《授记品》这里面的几位主要人物其实他们是代表着几种修行的方式。像在这里,大迦叶尊者以及这一品后面里面的须菩提尊者、大目犍连尊者、摩诃迦栴延尊者他们分别就是苦行第一、解空第一、神通第一和论义第一。

以及包括后面,佛陀会给富楼那尊者、舍利弗等佛陀的十大弟子甚至他以前的姨母、太太 甚至还有叛佛陀者提婆达多,佛陀都会一一的给予授记。其实讲这些品的时候,都不是在讲无关紧要的话,它是有含义的。因为这些类型是个代表,对于后世的修行人来说,我们往往就是对号入座,我们会跟他们是对上的。

后面的我们会一个一个讲,今天先讲第一个:摩诃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是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尊者本身他的名字就叫“金光迦叶”,翻译成中文也叫“金光迦叶”也叫 饮光迦叶,因为一出生他身上就发着金光。

他诞生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生下来这家庭就非常的富有,而且属于婆罗门(印度阶级里面的最高阶级)。并且他非常的有智慧,一心一意的只想了解人生的真相,只想追寻不生不灭,追寻永恒,追寻长生不死。

所以在他成年的时候,他的父母希望他结婚,他就说:“你们要我结婚,除非你们找到一个跟我一样身体发光的女子我才愿意结婚。”

结果他爸妈还真的找到一个身体发光的女子。他奉父母之命结婚以后,就跟他太太讲:“我们一起修行成道吧!今天因为我们是人,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父母之命不可违,所以我们结为夫妻。可是人生有比生育子女、经营家庭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长生不死。

任何人都要死亡,这是所有人类的宿命,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死亡。死亡是最痛苦的,我想找到一个能够脱离死亡的方法。”

然后他太太也说:“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个脱离死亡的方法。”所以他们结婚以后是一起努力修持的。

所以大迦叶他当时是成为了当时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里面的一支)的首领,而且是非常厉害的一个首领。他被佛陀度化以后,他还是佛陀座下的头陀第一。“头陀”就是苦行,他是苦修的代表。

迦叶和他太太一起修行 的典故 翻译成中文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说他们两个人生了一个孩子以后他们就断淫,一起修梵行、求解脱。

还有一个版本说他们没有孩子,他们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就没有同房,两个人约定好做名义上的夫妻,实际上各自精进的禅修。以此,他们成为了 前面所提到的印度教的一个流派里面的首领。

后来佛陀成道,他们慕名而去。到王舍城,在佛陀座下听佛陀说了三句话,直接就证得阿罗汉果。而且大迦叶尊者后来代替佛陀行走四方,弘扬佛法。

为什么说他是苦行第一呢?因为他是严格遵守“头陀十二行”的:

迦叶尊者,第一,只穿烂的衣服,不穿好的衣服。第二,终身不碰钱。第三,他只在三种地方呆,一是坟场、二是树下、三是岩洞,而且每个地方他只待三天,绝对不会超过三天。一天只吃一顿饭。用打坐代替睡觉,不躺的,终身不躺。这叫“头陀十二行”,做到是非常难的。

因为到佛陀弘法后期的时候,有很多跟随佛陀修行的人他们身体不好、生病,他们是出家修行了,在年轻的时候能够遵守,但年老体衰了就没有办法遵守头陀十二行了。

佛陀都会开许:因为身体原因你可以减少所持的头陀十二行中的某些类目。比如你可以躺下睡觉、你可以有固定住的地方,都可以,而大迦叶尊者他是永远遵守头陀十二行的。而且他是被佛陀最称赞的,因为他是永远不犯错的人。

佛陀说:“世界上有两种人我会赞叹。第一种人,就像大迦叶这样的人,永远不犯错,任何错都不犯。第二种人是知错能改的人。”大迦叶属于第一种人,从来没有犯过错。

所以后来大梵天王下降, 摘下花朵向佛陀一问,佛陀拈花,唯有迦叶尊者能会心一笑,唯有迦叶尊者能懂佛陀心意,得佛陀心意传承。所以禅宗第一祖是迦叶尊者。

而且佛陀直接就讲:“即使我没有成道,我没有出现于世,迦叶也没有遇到我,他也是能够直接成就辟支佛果位的。而且未来等辟支佛果位圆满,入涅盘时,十方诸佛会去教导他,他会直接成佛的。迦叶尊者是可以没有师父,也能够成就的,佛陀的弟子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达到这种的程度。

所以佛陀把他的衣服传给迦叶尊者,嘱托迦叶尊者永远不入 涅槃,到鸡足山里面禅定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鸡足山会一分为二,华首门会打开,迦叶尊者会从里面走出来,捧着释迦摩尼佛的法衣飞到弥勒佛的面前,为大众做证明:真实成佛,真实成道!

而在那个时候的人们,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的人身高有六丈(大概三层楼那么高),寿命是8万年。地球上没有任何的痛苦——大家要吃什么自然就有,从树上会长出 你想吃的东西;你想到哪里就会有一个像个飞碟一样的东西载着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在那个时候,迦叶尊者会出来向大众证明,证明弥勒成道。而那个时候有很多人会嘲笑,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迦叶就是个小矮人,一个长得又丑陋、又矮小,的一个丑陋的蚂蚁,在他们眼中是一个丑陋的蚂蚁。

到那时候,迦叶可以示现十六种神变,震慑那个时代的人类,以此来衬托弥勒的伟大。而弥勒当时会成佛,以此会开展“龙华三会”,度尽娑婆世界所有的有缘众生,皆得成佛。

同时,佛陀嘱托迦叶为护世十六位大阿罗汉尊者的首领。迦叶会在鸡足山中入定,而他的分身、化身长住娑婆,教导有缘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想要修行的众生。

末法时代鸡足山上面的华首门,迦叶尊者就在里面入定。华首门它不在鸡足山的山顶,山顶是金顶。很多人去鸡足山就跑到山顶,去金顶去看日出,去绕楞严塔,但实际上最最重要的是在山下面一点,不是在山顶。乘缆车下来以后不要往山顶走,你应该专门往华首门走。如果你去鸡足山没有去华首门,等于没有去鸡足山。

为什么要去那里?因为护世十六大阿罗汉之首就是迦叶尊者,他的真实的身体就在里面。他的肉身留在里面,他会直接化身出来,遵循佛陀的嘱托。

如果你想要供阿罗汉,而你供不到阿罗汉;想积福,你供不到 圣僧来让你积福,你得不到修行上的指点,解除障碍 是可以祈祷迦叶尊者的。

迦叶尊者跟宾头卢尊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宾头卢尊者是专门赐福的。宾头卢尊者被佛陀命令不入 涅槃留在娑婆世界是给末法时代的人做福田、赐福的。

以前跟大家讲过,你供“千僧斋”,假如你供1000个僧人,这1000个僧人里面如果没有一个是圣人的话宾头卢尊者就要过去变成一个僧人来接受你的供养,让你供到一个阿罗汉。赐福给你,满你的愿。但是满的是什么愿?世间的愿。而迦叶尊者是什么?迦叶尊者是加持你成就。

所以从那兰陀寺时代开始一直到今天西藏都有个传统:要为自己的上师、为自己的师父念《十六大阿罗汉的供养仪轨》。因为《十六大阿罗汉的供养仪轨》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迦叶尊者,他会加持真正的上师长久住世。

而且他会加持真正想要修行得解脱的人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师父,真正的一个师父来指引你修炼、修行。这就是他和宾头卢尊者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去鸡足山朝拜的基本上都是懂佛法知识、懂佛法典故而且想要求解脱的人,他们就会去鸡足山。

而鸡足山为什么叫鸡足山?它就像一只有三只脚的金色的鸡,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三足金乌”,它就跟太阳一样。所以这个山它是有特殊的力量的,有很多人在华首门那里会听到诵经的声音,会看到金色的光、银色的光、彩色的光,那很多都是迦叶尊者正在那里禅定、放光,分身无量,利益有缘众生。在这里佛陀讲:“迦叶尊者以后成佛,名字就叫做光明如来。”

佛陀也专门有讲过,迦叶尊者为什么能够变成迦叶尊者?那是因为过去在毗婆尸佛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毗婆尸佛已经圆寂了(就跟我们现在一样,释迦牟尼佛也已经圆寂了)。在那个时代的像法时代,有一个庙,庙里毗婆尸佛的佛像破损了。有一个乞丐去讨饭(有的说他用了三个月乞讨的钱,有的说用了三年乞讨的钱),他把要饭要来的所有的钱,找到一个冶炼黄金的女子,跟她讲:“我就希望用我乞讨来的所有的钱给佛像做修补。”

他想用所有的钱换成黄金,而且是换成能够修补佛像的黄金(因为不是是金子就可以修补佛像的,是要经过熔炼成为一种专门可以修补佛像的金子),但是他的钱不够。

而这个女子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她说:“好,不够的这一份我出,我帮你做出这种金子拿去修补。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帮助你完成这个善举。”

他问:“是什么条件?”她答到:“我希望以后跟你都结为夫妻,生生世世做夫妻。因为你有这么大的善举,我相信你未来世一定会是非常伟大的人物!”

这乞丐说:“你既然也相信佛、相信有因果轮回,如果我们用这个善根祈愿生生世世做夫妻的话,那太可惜了!那样我们两个人还是在轮回里面。不如这样——我们祈愿生生世世做夫妻,而且要互相鼓励、互相成就!我们生生世世一起皈依三宝,一起修行,一起成就!”

“好!”这女子答应了,就帮他一起做了这个善举。把他拿来的所有的钱她再贴一点,倒贴一点做成一个可以修补这个佛像的金子,然后去修补了毗婆尸佛的佛像。

在这个佛像面前,他们有这样的一个回向:“希望以此善德,未来世生生世世结为夫妻,生生世世都皈依三宝。互相赞叹、互相随喜、互相成就,一起成佛,一起享受人天的快乐,最终成佛!”

因为他们所种下的这个因,未来九十一万年来,他们两个人一出生都有光。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一出生就有光。九十一万年长寿快乐,天上、人间常得快乐,身“紫磨金色”(就是身上会发光的),享大快乐。生生世世,九十一万年来全都为夫妻,而且都是到道友,一起修行,直到今天在释迦摩尼佛座下得证圣果。

就是因为往昔的这个因,今天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善果,得到一个解脱的果。也因此,他未来他成佛就是光明如来。

我们看到迦叶尊者在那边苦行,这是一个表象。为什么他能够苦行,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他能够难行能行,能够从来不犯错?其实真正支持他的是他过去生的福分!他种下了这个福分的种子,并且做了正确的回向。

因为如此,因果是不虚的,因果是增上果。所以佛讲,他未来还会再奉觐三百万亿诸佛,对三百万亿诸佛他会做一样的事情,所以他的果位就是光明如来。

迦叶尊者是大阿罗汉的代表,大阿罗汉的首领,护世十六世大阿罗汉的 No.1。甚至佛陀会让半座给他,称赞他是可以跟佛陀平起平坐的。

这是非常稀有的,也只有他是佛陀教外别传。另外开一派,在佛陀活着的时候就让他另立了一个宗派,就是禅宗。教外别传,只有给迦叶尊者一个人。

今天我们要苦修,大家都想苦修,但是都有种种的障碍,所以很多人苦修不了,没有办法“难行能行”,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为什么?根源是由于我们的福分不够。为什么福份不够?因为往昔我们没有去种福田,而且我们种的福田也没有这样子去正确的回向,这是因。

所以今天,为什么我们家里人会给我们很多障碍?你看你学佛修行,你老公不同意,你老婆不同意,你爸不同意,你妈不同意,你儿子不同意,你女儿不同意······。你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你很好,你只要一修行,人人都觉得你是白痴、你这人有问题,你这是神经病。你是障碍重重。

还有就是你想修行找不到师父,没师父教你。你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师父可能还是个骗子,蹉跎岁月、蹉跎青春。它背后的原因就是最开始的“因地不正,果地必歪!”。佛陀讲的:所有修法的核心是“因缘解脱法”。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四个字。

佛陀在整本《法华经》的最后讲,他所说的所有的法其实是一样的。佛陀今天能成佛,能为成释迦摩尼佛,是他过去种了很多很多很多的让他成为释迦摩尼佛、让他成佛的种子。积了很多很多很多的福田,所以他能有今天。所以一定要去积这一个成佛的种子。

但你积的种子,即福田,有很多种。以前已经跟大家讲过了:有供佛、有修补佛像、布施众生、孝顺父母、造桥铺路······这些都有。但是你种了种子,该怎么回向?

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迦叶尊者这样的回向。今天你做了一个善德:供佛也好,布施穷人也好,布施鬼道众生也好,你可以回向希望你这个善根能够有一个如意的眷属,当然你也可以回向你们两个人可以一起修行。那更好了,就像迦叶尊者跟他太太一样,生生世世做道友,一起修行成就。

当你这样学迦叶尊者一样回向的时候,你未来就会感受到如同迦叶尊者一样的果报。他和他太太生生世世皈依三宝,不管在天界还是在人间都是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还能修行,还是互相成就的,一直到成佛。

也因为如此,才能够难行能行,成为头陀第一,成为佛陀最信任的弟子,肩负起不入 涅槃,守护世间,等候弥勒出世的重任!

所以,这里内容就是讲述这个类型的,第一个类型,就是迦叶尊者这样的类型的修行的道路、修行的方法,他的因以及他的果还有他的过程,这里就讲的非常的清楚。

佛陀对于迦叶尊者这样的修行方法给予了肯定,给予了莫大的肯定!所以第一个是给迦叶尊者授记,授记成佛。也肯定了迦叶尊者,让迦叶尊者继续这样子修下去。

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是血月加月食,大家最好不要出门赏月,就在家里面静坐、禅定和念经。念任何经咒都是好的,都会非常吉祥,有非常大的加持力。但如果你出去赏月,专门去看月食、看血月,那么就会迎来灾难,迎来不详。大家谨记!

法华赏析 第三十四讲 法华七喻之药草喻 层次的高低是在认知度、接受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