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推荐
《法华玄义》第4讲 安那班那 六妙门是入无量义法门的具体做法(一)
发布时间:2023-07-01 阅读量:184

20230421《法华玄义》第4讲 安那班那 六妙门是入无量义法门的具体做法 (一)

 

各位老师晚上好,端身正坐。今天讲《法华玄义》第四讲,安纳班纳、六妙门是入无量义法门的具体做法。

好,两眼平视前方,目光回收,收到脑中心,慢慢闭上眼睛,目光向下照。头部放松,颈项部放松,胸背部放松,腰腹部放松。看一看我们自己体内是什么样,听一听体内的声音,闻一闻体内的气味,尝一尝体内的味道。这样子做,我们的意念就会与我们的生命结合在一起了,我们形体全部放松下来。对着自己的皮肉筋骨髓,五脏六腑下命令放松。

好,顶天立地,形松意充。我们意识向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下方扩充出去,扩充出去,扩充的越远越好,越远越好。静,安静,我们扩充到虚空之中,会有一种感觉。我们一安静,体会这种感觉,有的老师同学会感受到一种虚无、空旷、恍惚。

那么是谁在感知到虚无、空旷、恍惚,是谁在知?我们这样子一想,就反观内照,就与我们意识本体、意元体在一起了,虚豁灵融,清澈透通,纯净无杂,能应能映。

好,我们一起想老师,老师是我的全部,我是老师的一部分。想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是我的全部,我是所有生命的一份子。想所有的圣贤,我是所有圣贤的一份子,圣贤是我的全部,诸佛是我的全部。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过去,我们因为不知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以为掠夺其他生命能获得幸福快乐,却不知道原来所有的生命与我是一体的,原来天道的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损即是奉献,奉献让所有的生命全部都得到幸福快乐了,我就能真正幸福快乐,能得到永恒的快乐。

过去因为不知此理,所以做了很多伤害生命的事情,在这里我深深的忏悔,永不再做。过去我所伤害所有的生命,若来讨报我绝对不会有怨言,安心承受。为了能真实的利益一切生命,都能够得到安稳快乐。

我们在此一起听闻《法华经》,我们一起组建一个法华经曼陀罗,能够获得《法华经》中一切功德的场,能够听闻《法华经》者,受持《法华经》者,皆能不老不死,不生不灭,心满意足,心能转物,满足一切心愿,不生不灭,财务丰饶,心想事成,意外永远不生,病痛全部消除,财侣法地全部聚足。

好,我们一起讲一座金色的宝塔,宝塔之中有多宝如来与释迦牟尼如来,一塔双佛,即是法华的标志。

然后我们想宝塔周围面对我们的有,普贤菩萨,然后由左向右这样旋转,依次有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妙音菩萨、常精进菩萨、无净意菩萨、观世音菩萨。第二圈有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舍利佛尊者、目犍连尊者、金刚索菩萨、金刚铃菩萨、金刚钩菩萨、金刚锁菩萨、大势至菩萨、宝手菩萨、宝幢菩萨、新宿王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勇施菩萨、一切亦成就菩萨,又有供养花、供养灯、供养涂香、供养烧香菩萨。

在外围有护世四天王、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大自在天王、难陀龙王、迦楼罗王、大鹏金翅鸟王、秽迹金刚、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不动明王守护。

我们这样一想,再想体内虚空,想九圈转到我们家中,我们家中直接沐浴在法华经曼陀罗的气场之中。987654321,好,我们沐浴在这一片气场之中。想老师是普贤,既是金刚萨垛,一手持灵,一手持杵,端坐莲花台下,有六牙白象,我们自己也是金刚萨朵,一手持铃,一手持杵,双腿跏趺坐,坐于六牙百象之上,皆是透明的。

老师与我融合,老师就是我,我就是老师。老师是本初如来化现的普贤菩萨来为我说法,老师的声音是我自己意识本体佛性的声音,老师正在替我说。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我们接着上回无量亿法门,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可是大家还是有一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修持。那么我在这里就告诉大家,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你只要符合无量义法门宗旨的,都可以叫无量义法门。

那么佛陀是如何教的呢?佛陀教的就是安纳班纳。因此以《法华经》立宗的天台宗,我们国家的天台宗是以修六妙门为主。这六妙门自古以来修的人很多,但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深入学习,也没有正确指导。在历史上战火纷飞,天台法脉也是有很大的折损的,所以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缺损了。

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安纳班纳、六妙门它的一个真正的修法。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非常难得的事情,能听到的诸位过去都是修持过的,其实诸位很多本身就是再来者,都是乘愿再来者,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所著的,六妙门叫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修持此六妙门定,能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最后与想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盘。因此,觉菩提心,圆满菩提心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教导他弟子,像他的儿子罗睺罗都是这样子修的,安那叫班纳,叫出息、入息,出入息。这个息,休息的息是指我们不呼不吸的状态。息是阳,呼是阴,和大家讲过了,大家有这个概念。所以不呼不吸的时候是阴阳合一的时候,是一片混沌的时候,也就是空性,就是清净佛性。所以这一个方法,它是就是告诉大家修呼吸的方法。

我这里给大家一边读一下六妙门的原文,一边给大家讲解,大家会明白怎么修了,也会明白无量亿法门,也会明白我们组场就是在修无量义法门。

就数息就有两种,一者修数,二者叫证数。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这数息呢,大家要知道一个是怎么修,第二个是如何是判断自己已经证得了数息了。它这里重点,大家看它这里讲的是行者要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要调和自己的气,就是能量,这里的气是指能量,身体里面能量运行,不是空气啊,是能量。

第二个,它在讲的是息停顿,要不涩也不滑。也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呼吸它是没有规律的,它是乱的,所以我们的心念也都是乱的。我们普通的人,意识一直在外放,意念力一直在外放,无规律的使用我们的意念,无规律的使用我们意识的本体,清净的佛性,我们都在无规律的用,混乱的用。

所以上一讲我们讲了我们要变成什么?我们要变成有规律的用,以此我们就能体会观察我们的意识本体,清净佛性了。让我们的呼吸第一步,就是要你变成有规律的,变成细、匀、长的。

那么呼吸的方法,道家的方法和佛家方法它是一样的,其实异曲同工一样的。而天台宗的方法,其实它是结合了佛家跟道家的。我们要练呼吸前,要先吐故纳新。天台宗教的方法是用六字诀,对,你没听错,就是道家六字诀教过大家。这个南怀瑾老师在南禅七日里面也有讲过。肾是吹。肝脏是嘘,口字旁一个虚黑。心脏是呵,口字旁一个可。脾是呼,三焦是吸。

记住全部都是要口诀,直接用口,然后要很轻很轻的去吹去发音,这个声音很轻很轻。像笛子,像尺八这种乐器。你就发现吹呀,你要去吹气呀,不是越用力越好的,是要轻,要轻,越轻你反而发的音是越长是越响。

要像什么呢?像我们泡一壶茶,在这茶上面飘了一些茶叶,我们现在要喝这个茶,我们轻轻的这样一吹。我们很轻很轻的这样子吹,然后把那茶叶吹到旁边,然后喝这杯茶水。是很轻的,不是让你不是这样子,是很轻很轻的,一样的做这六个字也是一样的,要很轻。而在印度呢,是在用九节佛风,九节佛风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

共通都能做的是用这个六字诀,先把体内的浊气呼掉,调匀你的脏腑。然后呢,静静的感知,感知你自己的呼吸是什么样的,你自己的呼吸它牵动了哪些内脏,它牵动了哪一些肌肉,它牵动了哪些鼻孔。

我们呼吸呀是鼻子在运动,但其实它是一个连续性。而且你学解剖学知道,我们额部有个叫额窦,我们鼻子有一条管子是到额窦的。所以额窦发炎,很多小孩儿都是额窦发炎,就流那个鼻涕,鼻涕塞住都是额窦炎。

第二个呢,然后两条气管下来,再到肺到支气管。第三个呢,它是到食管的。其实是分三条路径,空气进来是三条。

你自己是哪一条路径比较多呢?你自己里面的内腔是哪些地方也在动呢?你自己肌肉哪些地方也在动呢?你自己身上毛孔有哪一些在参与呢?要慢慢体会,体会。

你这三个都体会到的时候,你的意念力就与你自己身上的内腔、脏腑、肌肉、毛孔都结合了。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呼吸,慢慢吸,这吸大家要记住,是往食道走。生病的人,有病的人,他气都是往这个额窦这个地方走的,往脑腔走,这个是生病的。

所以你发现你是去额窦这里多的话,那你肯定会经常头痛,最常见头痛,甚至以后有可能你会中风,所以我们一定要调下来。普通的人就是走气管,这是最多的,走支气管。而我们修炼的人是走会阴,走会阴多。

然后我们这里的气,调气息的气是指能量态的气,不是空气的那个气,这点切记。我们让它慢慢的吸,吸下来。

教过大家横膈膜呼吸,就是让横膈膜下降,肺完全扩张,横膈膜下降。再进一步,慢慢的要让它到哪,要到肚脐里。肚脐是我们的根啊,要归根。

细、匀、长的,长都是要长的,匀是指呼与吸长度要一样,长度你要调成一样。一开始可以先数节拍,至少六个节拍,吸六个节拍,呼。慢慢一样了,我们慢慢就要数息了,数这息就是指停顿。

身体没有什么病,但你比较弱,你就在吸满以后的停顿上面去数一二,一个一个数。如果你身上已经有癌症这种病痛,有瘤的,然后你这个人欲望特别重,这个会呼吸。这个你就要放在呼,呼完以后的停顿上去数,慢慢数,慢慢数很重要,要一定要慢,不要急,要慢慢的。

大家现在也可以慢慢的吸,连会阴下降,到肚脐到腹部。体会感受肺完全的扩张,横膈膜的下降,你的腹腔自然会弹出,会膨胀而出。

慢慢的呼,腹腔自然因为横膈膜的上升而回到原位。慢慢吸,慢慢呼。我们一般这样子呼,一般吸。

手可以轻轻的放在你的肚脐上,一边我们听课接收信息。数多少呢?只数一到十,不超过十,然后从十再数回去,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这样子反复,正过来倒回去,正过来倒回去,你的意念就放在这数这数字上,不要分散,你这是在修。你渐渐的你感受到你的气息很平稳了,你已经不想数了,那么你可以就修息了。

随息,一个也是修,第二是正随。修随就是舍弃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

就是你不用数了,好好的就是吸,好好呼,你要停顿在吸与呼的停顿上,吸满有一个停顿,呼出呼完也有一个停顿,你要放在这个上面。

那么在这上面有两个做法,在南传佛教原始佛教里面就告诉你叫安纳班纳,它有两个,一个是观鼻子这里的呼吸的出入,第二个是观腹部的,观腹部的起伏。

而道家都是观腹部的,我自己练是观腹部的,和大家讲一下是观腹部,我自己练并不是观鼻子的,我也是推荐大家可以练腹部的,你腹部会一起一伏。

好好练,你要练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安静不乱觉,息长息短,变身如初。你在这呼吸当中,你要能感受到,体会觉察到毛孔的打开与收缩,毛孔开,毛孔关,外面的气与体内的气在交换。你体会观察到内气与外气在交换,毛孔在呼吸。

这时候就凝然沉静了,然后你就它这里写的叫觉随为粗,觉得叫随息,都是这是粗的,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就是说你在这一个状态里面,我用自己的体会,直白话告诉大家,就是已经开始恍恍惚惚,开始恍恍惚惚,很想睡觉了。

所以它这里讲了,如人疲极欲眠,就非常疲劳,欲眠。不乐众务,就只想睡觉,不想干别的事情。大家听课,我们给大家这个组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这状态,对不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练止息。(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