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推荐
20230418《法华玄义》第一讲 无量义经 三十二相 (一)
发布时间:2023-06-30 阅读量:285

《法华玄义》第一讲 无量义经 三十二相

现在是导引式讲解,大家听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跟着口令变聚炁边听,法华的场会覆盖整个屋子,大家都会收益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讲《法华玄义》,现在开始我们用新的方式来讲经,进入引导士,请大家先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以后要听课的全部找个安静的地方,跟着口令,这样我们会组建起一个去病健身、延年益寿、明心见性、不生不灭的场。以你的屋子为中心,所有周围有人的生命全部都会受益。

好,大家目视前方,把神光收回来,看着前面,穿透墙壁,看到天地交合处。你可以想看到一个水平面,从这上面找一个点,渐渐的把它拉回来,拉到你的眉心,再拉到你头中心。然后向下看,闭着眼睛向下看,直接看会阴,感觉你会阴有没有会不会跳动,温度有没有变化,好好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体内。我自己体内是什么样的,好好感受一下。我们六根本来就可以互用,用我们体内的,我们每一个毛孔都可以当成眼睛来看。我们每一个触觉,内在触觉可以用,是可以去看的,是有看的功能。也可以去听,听我们内在血液流动的声音。也可以去尝,我们的触觉感受是可以感受到我们内在的味道。也可以闻,可以闻到我们内脏的脏腑在发出什么样的味道,也是能闻到。全部能出现,六根本来就是互用,好好的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感觉一下我们的内在。

我们每天都在用这个身体,意识意念一直在外放,现在我们安静下来,好好的与我们自己在一起,只要你这样子一做,你的意识就回来了。有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尝到什么,闻到什么不重要,重点是你要这样子做,这就叫收视反听。

好好体会,体会好以后,对着我们的身体下达指令,放松。头部放松,肩膀放松,颈部放松,胸背部放松,腰腹部放松,腰胯放松,全身放松。你的意识要跟着我口令一起对着身体说,放松,全身放松。用意念好好的去感受一下,与体内的气结合在一起,只要我们一放松,我们体内气自然出现,每个生命都有气。气就像水一样,我慢慢的感受到气以后,你就会觉得我们原来就泡在水里。因为我们周围的椅子、桌子、手机、电脑、屋子它都有气,它一直在散发着气,只是之前我们没有体会、观察到而已。我们有一种泡在水中的感觉的时候,就是你已经进入气中了。你体会到的时候,就是你已经与自己的气结合在一起了。

好,我们意念向前后左右上下发射出去,想的越远越好,越远越好。向左边扩充出去,向右边扩充出去,向前边扩充出去,下边扩充出去,上方下方扩充出去,扩的越远越好。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如果你还不会,你就想你的脚伸伸,一踩踩到地心,一踩把地球踩透了,踩到地球另一边就踩到下方虚空了。头是越变越长,越变越长,与上方的蓝天结合在一起。人越变越大,越变越大,大到与宇宙相融。就是膨胀起来,膨胀。

静,静,安静。想虚空,一想虚空,我们会有一个感受,把这个感受产生的时候,一念回击,反观自照。谁,是谁在觉知,谁在感受?有的说,我什么都没有感受到,那么是谁知道什么都没有感受到的呢?你只要这样子做了,就是一念回击。

好,想老师,想佛陀,想所有的同学,想古往今来,所有修持《法华经》的修行者与成就者们都与我们在一起,所有护持《法华经》的菩萨、护法都与我们在一起。我们的意元体,意识的本体与佛菩萨、护法与老师、祖师与所有《法华经》的修持者、成就者们,所以护法们的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这样子一想,信息就已经出现。

我们过去,因为不知道天地万物与我们是一体的,我们以为去掠夺别人的自己就会幸福快乐,原来是会招来痛苦,因为原来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在不断的伤害自己。今天我们已经明了这道理,我们深深的忏悔悔改,一定不再做了。过去我所伤害的所有生命,无论他如何的报复我,我都心甘情愿承受。今后也永远不会再犯,内心不会有任何的怨恨。因为我知道,所有的生命就是我,生命好了,与我有缘的生命得到幸福快乐了,我就能得到真正幸福快乐。所以,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幸福快乐给所有的生命,而所有的生命的痛苦,我都愿意去承担与承受。

我们只要这样一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一起想虚空,一起组场。我们想一座金色的佛塔,佛塔之中端坐着两尊佛,一塔双佛这是《法华经》的标志,而中心端坐多宝如来与释迦如来,周围有八瓣莲花。莲花上分别面向我们的有普贤菩萨,然后向左是弥勒菩萨,再向左的花瓣上文殊菩萨,然而向右药王菩萨、妙音菩萨,右边常精进菩萨、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

我讲到这菩萨的时候,大家第一反应会有一个形象。如果没有形象的,像无尽菩萨、常精进菩萨没有形象,你就想文字这朵莲花上写着常精进菩萨这几个字。我再说一遍,我们一起想一想,就与菩萨们的信息连上。面向我们的叶子是普贤菩萨,然后依次顺时针向右旋转,左边弥勒菩萨、文殊菩萨,后方药王菩萨、妙音菩萨,右边常精进菩萨。好,再转过来在普贤菩萨右边,有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好在外围一圈,有迦叶阿罗汉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舍利佛尊者、目键莲尊者。好,再有金刚灵菩萨、金刚索菩萨、金刚钩菩萨、勾锁灵锁四位菩萨,第一个锁是铁锁的锁,第二个锁是锁链的锁在周围,在第三圈有大势至菩萨,保守菩萨、宝床菩萨、星宿王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永失菩萨,一切亦成就菩萨、供香华菩萨、供养灯菩萨、供养涂菩萨、供养涂香菩萨、供养烧香菩萨。在外围有持国天王、广目天王、增长天王、多闻天王、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大自在天王、难陀龙王、妙法锦那罗王、乐音乾达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在外围为有,圣哦就三巴、秽迹金刚、胜君荼力金刚、胜不动明王金刚、胜降三世明王守护四方,而我们就在多宝佛塔面前。

灵山一会,至今未散,一心归命释家如来,宣说方广大经典,为诸菩萨而开示,甚深最胜真实教,我今依于大教王,遍照如来成道法,若能依此胜义修,现世得成无上觉。

祈请《妙法莲华经》一切诸佛菩萨、阿罗汉、空行诸天、金刚冥王、圣众为我们组建能够不老不死、一切病痛消除、现世能安乐富贵吉祥,证得六根互通,进入法华三昧,明心见性、自主生死、不生不灭、不老不死的场。

想,刚所想的一切都化为虚空,九圈转到我们的身体里987654321。好,举起双手到腹前到胸前都可以,静静的做开合,开合,开合……。《法华经》中一切的无上伟 力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我们的身心之中。法华坛城中一切的要意,本身就在我们的意识的本体,心的本性中。对自己发一个指令,老师所讲的就是钥匙,将我内心意识的本体,心的本性中本有的信息显露。老师在替我说,老师在替我说,这个我就是指我们自己的意识的本体,心的本性。

好,我们现在开页,开讲《法华经》。我们这一次讲带大家引导式,大家静静的开合,静静的开合。信息是没有时空的,我们现在就在此刻一起到了2500年前的灵鹫山。

这一天有大众比丘一万两千人,有无数的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师至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勇施、宝月、月光、满月、大力、无量力、越三界、跋陀婆罗、弥勒、宝髻、导师,如是等诸大菩萨八万人,又有帝释天主为首的月天、普香天、宝光天、四天王天、眷属天、自在天、大自在天,以及诸大龙王、八大龙王、四大紧那罗王、乾达婆王、迦楼罗王以及阿舍氏、人间的国王阿舍世王,都带领眷属正在围绕着。

就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正端坐,因为菩萨的请问,开讲《无量义经》。无量义是法华的开篇,十方诸佛全部都是先讲《无量义经》为续品,节贤的观普贤,一共这是一个叫做法华三经,所以我们要先讲无量义,再讲法华,最后讲观普贤,是为法华玄义。

《无量义经》第一品称之为德行,叫德行品。所有的诸佛、菩萨、诸天,他都围绕着佛陀,一起跪着合掌赞叹伟大的佛陀,称赞讲到:

“大哉大悟大圣主, 无垢无染无所著,天人象马调御师, 道风德香熏一切,
 智恬情怕虑凝静, 意灭识亡心亦寂,永断梦妄思想念, 无复诸大阴界入。
 其身非有亦非无, 非因非缘非自他,非方非圆非短长, 非出非没非生灭,
 非造非起非为作, 非坐非卧非行住,非动非转非闲静, 非进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 非彼非此非去来,非青非黄非赤白, 非红非紫种种色。
 戒定慧解知见生, 三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 众生善业因缘出。
 示为丈六紫金晖, 方整照曜甚明彻,毫相月旋项日光, 旋发绀青顶肉髻,
 净眼明照上下眴, 眉睫绀舒方口颊,唇舌赤好若丹果, 白齿四十犹珂雪,
 额广鼻修面门开, 胸表卍字师子臆,手足柔软具千辐, 腋掌合缦内外握,
 臂修肘长指直纤, 皮肤细软毛右旋,踝膝不现阴马藏, 细筋锁骨鹿膊肠,
 表里映彻净无垢, 净水莫染不受尘,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种好似可见,
 而实无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对绝,无相之相有相身, 众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众生欢喜礼, 虔心表敬诚殷勤,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躯。
 我等八万之等众, 俱共稽首咸归命,善灭思想心意识, 象马调御无著圣!
 稽首归依法色身, 戒定慧解知见聚,稽首归依妙幢相, 稽首归依难思议!
 梵音雷震向八种, 微妙清净甚深远,四谛六度十二缘, 随顺众生心业转,
 有闻莫不心意开, 无量生死众结断,有闻或得须陀洹, 斯陀阿那阿罗汉,
 无漏无为缘觉处, 无生无灭菩萨地,或得无量陀罗尼, 无碍乐说大辩才。
 演说甚深微妙偈, 游戏澡浴法清池,或跃飞腾现神足, 出没水火身自由。
 如是 轮相如是, 清净无边难思议,我等咸复共稽首, 归依 轮转以时,
 稽首归依梵音声, 稽首归依缘谛度!世尊往昔无量劫, 勤苦修习众德行,
 为我人天龙神王, 普及一切诸众生,能舍一切诸难舍, 财宝妻子及国城,
 于法内外无所吝, 头目髓脑悉施人,奉持诸佛清净戒, 乃至失命不毁伤。
 若人刀杖来加害, 恶口骂辱终不嗔,历劫挫身不倦惰, 昼夜摄心常在禅,
 遍学一切众道法, 智慧深入众生根,是故今得自在力, 于法自在为法王。

所有的诸大菩萨、诸天一起都在赞扬佛陀的三十二相,这三十二相是因为佛陀的德行,一直以来德行而产生的。当我们完全修炼有成的时候,我们渐渐的我们也会展露出三十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