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19《内功经义》第1讲 内功精要讲解
大家好,我们今天在微信上讲一个内功精要讲解。
昨天在腾讯会议里面跟大家讲了,密宗气脉明点修法跟中国内功的比较,同点、不同点与差异,各自的优劣点。当中,我已经跟大家已经详细讲过了,我们中国内功的特色就在于它是融合了佛道的,融合了佛家跟道家内功的精华。
因为我们从孙思邈的《千金方要》(查不到《千金方药》这本书,只查到《千金要方》)这本书就可以看到,在唐朝的时候,瑜伽功就已经传到中国了。《千金方要》里面有一个天竺按摩法,其实就是气脉明点修法,和今天藏传佛教里讲的扎龙是一样的。
如果你有真正的传承的话,像那若六法、尼古玛六法,你如果修过这些真正的传承,你看这个书,一看就知道它里面是什么功,是怎么练的。你就知道原来早在唐朝的时候,佛教里的这个气脉明点的修法是有传入中国的。
所以孙思邈很伟大,孙思邈其实是一个佛道双修的人,他是吸收了佛教的功法的,道家的功法他也练,佛家的功法他也练。并且他把它整理成册,留给了后世,做一个证明。
像我们中国的《易筋经》,说是达摩祖师写的,也有说是什么中国的紫阳道人写的,其实《易筋经》它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吸收了各种各样的修炼的精华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功法。
每一代人都会把自己的心得加进去,所以现在市面上的公开的和不公开的《易筋经》版本非常多,各种各样。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就是因为每一个朝代,每一个人他都有不同的心得,他们的人生际遇跟师传,还有加上自己的心得都不一样,所以就变成了不同的流派。
那从这里面我们是可以看到很多佛家瑜伽功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功法的影子,然后道家的功法很多它都是有吸收佛教的优点。所以在这上面来讲,我们中国的这些内功,各个门派现在所流传下来的内功,丹道的功法,我都把它叫中国内功,它是非常优秀的,真的非常优秀,也非常的适合我们中国人,比我们单独的去练瑜伽功要好很多倍。
昨天也跟大家讲了,我们现在修炼,要长生、要健康、要防瘟疫,要能够成仙成佛,最重要的就是练内壮功,核心就是内壮功,我们要追求的是内在的强壮。
《易筋经》的原文网络上都有,大家可以读一读,它的理论性是很可以看的,而实践这都是要老师来教的。
这里面它就讲得很清楚,想要成仙成佛就要清虚跟脱幻,清虚就是在心境上下工夫,也就我们说的心性、意识、思想、境界,这都是属于心境,这个是自己可以悟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能够明了,能够悟到了。
就像很多人去学《五部大论》,有各种各样的经论去学习,理义你明了,那为什么你做不到?你不能够直接进入空性,你不能够心能转物,这都是一句口头禅。因为你身体达不到,身体一定要能脱胎换骨,这样你心念一动,心念一到,你人体就能到,你就能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脱胎换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脱胎换骨的本质,其实就是内在的强壮。内在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筋、骨、髓,所有的脏腑,这些要强壮,这种强壮内在的强壮,就叫做内壮。如果是让肌肉去强壮,那都是外壮。
人能不能长生,最重要的重点是你人体内的真精、真血、真心液能不能充足。普通人是一直在流失的,你能够得到补充,并且能够充足,你就会健康长寿,内壮功它的目的其实也是如此。
昨天我简单给大家讲了,我们现在下手处,就是通过第一步,你一定要练开合,内虚空外虚空去融合,这是根本,是最初的也是最终的。天人合一,你内外虚空能融合,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大成就,这是天元丹法。你成了,你就成仙成佛。这是最初也是最终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去练它。
因为我们很难达到直接意识一动就能够内外打破,内虚空与外虚空能够互相交换。所以我们一定要练呼吸,以呼吸法去配合去辅助,呼吸法其实是为了辅助我们去练开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练。
第一个,一定要练开合拉气和呼吸。然后第二个,我们才要练这个揉,要练揉中脘,揉法一定要从揉中脘开始练。第三个,我们就是要开始练这个导引,筋骨导引,就是通过很多动作来练。
这三个一套就是一个完整的内壮功的入门,而内壮功的入门其实就是在补亏,补我们人体的亏损。《易筋经·内壮论》里面讲的是:
“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
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要,妙于用揉,其法详后。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卧,手掌着处,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斯为合式。盖揉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神俱注于是,久久积之,自成庚方一片矣。设如杂念纷纭,驰想世务,神气随之而不凝,则虚其揉矣,何益之有。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 精气神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守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合式。若或弛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 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揉而不积,又虚其揉矣,有何益哉。三曰,待其充周。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
我们一点点讲,第一个讲的就是用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体有六个点,叫六个神,是人体有六个真元,我们先用好理解的,就是一种电,一种能量一种电,这种能量就是气。我们道家称之为真元,你是一定要去启动它的,一定要启动。这六种神就是人体的智能,叫六种神,六种不同的能量要结合,就叫六神统一。六神统一你这个人体就通了,我们每一步每一步的练功都是为了练六神统一。
你只有第一大类,六神统一,人体能成整体了,你才能练第二大类。第二大类就是要去采天地精华了,能采天地精华,你人体就能得到补充了,你才能专注到第三大类。第三大类就是练与宇宙合一,与天地宇宙合一,叫宇宙规,就宇宙的规则与我们合一,那你就成就了,成仙成佛了。
我们现在回来只能讲第一大类的里面最最早的基础,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在灵台。什么叫灵台?我们大脑的中心叫做灵台。灵台上下有两个孔,周围又有八个孔,灵台是以脑汁为阴阳的,脑汁足脑部功能就强。它是人体最高的位置,是阳极。
这个点是最重要的核心,这个点只要激活,我们讲的心的本性你就能出来。一直跟大家讲的,在开智里面人体科学界叫做脑屏,就是个屏幕,大圆满里面叫明点空光,就在这个地方。你六神统一能够统一到这个点,这个点完全激活,而且六个地方都能统一,你就出来。
第二个点叫做玄关,玄关就是在下丘体,玄关是在大脑和小脑的中间,大脑和小脑相连的那个地方,就是有个下丘体。玄关它是以大小脑为管辖范围的,大脑两块再分为36块就36瓣,在密宗里说顶轮是36瓣莲花,讲的就是这个。中间为任脉,统帅全身经脉。其实大脑有十条神经线,其实就是十个天干,互相配合。
第三个,就是在我们的这一个心藏神,心神所在,就是心脏,心脏的重要性是统领全身,因为它是人体的核心,它是一直在动的,不动人就死了。所以最主要是神志,统管人躯体的神志,后天的这个躯体的这个神志,这都是在心脏里面。
灵台你可以说是根源,我们每个人的根源,意识的最深层意识,意识的本体。下丘体是我们的先天意识,最深层意识是在灵台,浅意识是在玄关,后天意识就是在心脏。
第四个就是在我们的肾脏,肾是先天之本,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人体所有的功能,你的身体强还是弱,全是取决于肾脏。
第五个,就是在阴跷。阴跷,男性在前列腺的位置,女性在宫颈口,这是生殖能量的根本,这个是地阴,是人体的阴极。就地的能量你能不能取到,全靠这个阴极。
第六个,就是在八髎,也就是骶骨,骶骨上有八个孔,我们叫八仙洞,就是有这个真气,真气所在。
你在揉腹的时候,其实你是要练习这六个地方一起使“力”,这个力是打引号的。一般人不会用自己的玄关,怎么办?所以眼睛要含着,含光,两只眼睛往下看,看着你的中脘。你的手放在那里再揉,我说了是你的肩胛骨用力,肩胛骨这里面的中心点其实就是心窍,就是来自于心脏的。你耳朵要去听你内在的声音,耳朵要去听。
而我说了,我们补亏法,内壮功前面一开始就讲补亏法,我们是要启动我们的阴跷的,八髎就是骶骨和阴跷这些位置都是要启动的,是后面练的。
我们一开始练的时候,其实如果你是站姿的话它也是能启动的。我们双腿并拢的站姿来练,一直跟大家讲腰要往后突,你站着来练揉,它也是能启动的,为启动作为一个准备。
我们的前阴、后阴和会阴都是要收的,这都是在为启动阴跷做准备,这个动作都是在做准备。而我们的腰往后靠,溜臀,我们的尾骨往前翻,这都是在为了启动八髎做准备的。
所以这是六神统一,是六个地方,我们的这个真气的启动点是在八髎的,是人体真气的启动点。你能不能吸收到天地间的灵能,天地间的大的这种灵气是靠的是胎元,胎元窍要打开。但是你胎元窍要能打开,你人体自己的气先要足。
我昨天已经跟大家讲过了,弥漫你周身的气是后天之气,是空气的气,你要变成先天之气,一定是从你的这个胎元窍打开就能出来的,在佛教里就叫做智慧气,你的业力之气要化为智慧气才行。你业力之气,也就是你的后天气,你练的再好,你身体再好,死了你还是一杯黄土。你只有化为了智慧之气,你的灵魂就得到增长了,那你修得出来的东西就是生生世世的,你是生生世世受益的。
但要打开胎元是不容易的,是要花时间的,而且你要有正确的方向。
我们这个六神要统一,你人体的精气神的神你才会用,它六股电能,就一股电,你启动,每个地方启动的时候都是一股电一样的,这就是气已经出来了,麻麻的胀胀的。它是你自己不受控制的一种脉冲一样的震动,它就是启动了。
这种启动你全部汇合到一起,你能上下贯通了,那你就能够真正的去采天地间的元气,山川古木、日月星辰的精华你才能真正得到。
好,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这是《内功经义》的第一讲,我们后面会继续讲,这六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就是启动这六个地方。
我刚刚讲了,我们现在在练练练的时候,你的灵台就会启动,因为灵台统摄全身,而你全身其他所有的重要的关窍点都集中在一个地方的时候,它也就启动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的 “中”就是指这个地方,上腹部。这里面就是道家讲的黄庭,六腑汇聚之点。
脾胃之关打开,肾气才能补得了,否则补不了肾。肾气能够补得了,你才能够去发动阴跷,你阴极才能够去吸收地底的这种能量,大地之气,地气才能真的吸收上,你才能够去启动你的胎元,所以它是有一个顺序和步骤的。
所以,大家都要好好练,一步步练。至少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花上三年的时间,把补亏给练好,就已经非常好了,就已经可以达到身体强健,健康,延缓衰老,老了都耳聪目明。
今天讲到这里。
文字整理:史从真 校对:jjh